支持青年創業,政府除了「借錢」也要「借人」!
政府鼓勵青年創業有三個原因:青年有新穎思維和創意,較能掌握經濟產業的趨勢,容易發展新的商業模式,相對中高齡者更具有創業優勢,也有承受「跌倒」的能力;雖然年紀尚輕,未來卻有無窮潛力及寬裕的職涯期間可以產生收入回補前期的資金缺口再者,鼓勵青年創業並非為了搶救青年失業率,而是為了從青年中找出有創業家精神者,讓他們能一展長才。
因此,政府應該藉由青創貸款協助年輕創業家取得初期資本,以鼓勵創業。
去年行政院拍板「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政策,針對100萬元以下的創業貸款,政府補貼前5年利息,並提供最高10成的融資擔保,就是一個好的政策,但或許相關部會在政策規劃時考量不構周全,導致實際需求人數遠大於預期,為期4年的計畫,不到1年預算就將用罄。
因此,今天 邱志偉 與我、 何欣純、 立法委員賴惠員 一起舉行線上記者會,除了呼籲經濟部擴大編列利息補貼預算額度,原定 #4年優惠補貼 要 #補好補滿。
除此之外,在鼓勵創業之餘,我們還能藉由新創公司建立跨世代間的合作,促進就業;許多青年在創業時經常遇到「雇不到人」的問題,尤其在農業相關產業更是如此。此時,中高齡的就業人口是很好的目標,他們通常經濟壓力相對小,可接受工時彈性的工作,如果媒合他們至新創事業工作,將能補充勞動市場的缺口。
舉例來說,小農「防疫蔬果箱」的公司經營及配送可以由年輕人來做,但蔬果的洗選、分裝,則適合中高齡勞工負責;夾娃娃機店雖然由年輕人開設,但場地管理、機台補貨的工作也可以由中高齡者擔當。
因此,除了提供青年創業貸款外,我也建議疫情期間政府推行的「安心即時上工計畫」,未來也應該讓新創公司能藉此申請人力,讓新創事業可以找到適合的勞動力,讓 #政府支持青年創業,#不只借錢也要借人。